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 全国最具影响力 最具实力的高职院校之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4月1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一——《乡村振兴,高职生搭无人机“起飞”》,聚焦职业院校学生或毕业生,利用所学的职业技术技能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文章报道了我校发挥技术优势,“飞入深山”服务湘西智慧化建设、“走进京郊”开展“引智帮扶”,探索出了一条特别的精准扶贫道路。

现将报道中关于我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事迹进行转载,以飨读者。


2019年7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智能测绘团队的两位老师带着20名学生,在湖南十八洞村用无人机进行基础地理信息采集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湘西进行野外测绘


飞入深山

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工院”)来说,发挥技术优势,服务湘西智慧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特别的精准扶贫道路。

十八洞村、踏梯村位于大山深处,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复杂。在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智慧湘西领导小组协商之后,北工院负责采集十八洞村基础地理信息。学校决定,无偿为十八洞村的旅游开发贡献专业智慧和力量。

2019年7月,北工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智能测绘团队成立了,两位老师带着20名学生,抵达湖南十八洞村。

“风景特别美,但真的好偏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郑佳荣是带队的老师之一,她还记得,从州政府进村的路上,穿隧道、过大桥,周边“都是山区”。村子在半山腰上,“每一步都是台阶”,都在陡坡上。

在这座深山的小村里,传统测绘方法有种种劣势,而无人机倾斜测量技术,却能用更短的时间,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五个不同的视角”同步采集影像,拿到建筑物顶面及侧视的高清图像,给十八洞村实景完成三维建模。

该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1831班学生张岳,到现在还记得,自己跟村民聊天,对方给他描述十八洞村过去道路难通,一座山连着一座山。

“确实是迄今为止,我去过的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张岳感慨。他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跋山涉水在山间作业,对十八洞村、芷耳村等村寨进行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的工作。

据郑佳荣回忆,团队当时在无人机上用的是五镜头摄像机,在村子周边布置了6个用于定位的像控点,可以“精确到厘米级”。当地经常下雨、起雾,拍摄工作用了三四天才基本完成,拍摄的照片数量超过3万张。团队又用了一周的时间,用这些照片完成了建模工作。

“现在我们的无人机技术升级了,已经不用布设像控点了,可以直接进行定位。如果现在去拍,大概只需要花两天时间。”郑佳荣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感慨,“这几年技术发展得非常快。”

最终做好的模型,应用于国地通一体化时空公共服务平台,这一技术能够把十八洞村特色农业推向全国,利用旅游业提高农户收入。“在助力十八洞村的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郑佳荣说。

同年11月,智慧湘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麻遂豹、魏宏腾,来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实训基地,学习应用技术专业(智能测绘)无人机操控及数据处理的相关技术。学院对两位学员提供了免费培训。

目前,两位受训人员都已经完成了无人机操控理论及模拟机操作训练,获得无人机操控驾驶证,回到了家乡十八洞村,利用所学,为家乡的产业振兴做更多的事。

2022年,北工院再次开展了“引智帮扶”工作,学校的无人机团队开展无人机航测,制作成三维立体高精度地形图,为门头沟区清水镇西达么村、小龙门村的村域规划、建筑改造等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为其特色民宿的发展提供设计思路。最终,“门头沟清水镇西达么田园农趣谷乡村空间规划”入选了2022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

这些职业院校学生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的理想与现实,都已搭乘着“无人机”,一飞冲天,一鸣惊人。